【我的老师】我的科研引路人丨记我的老师张革化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2-09-23

 

image 106

      师德师风建设是凝心铸魂、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为喜迎党的二十大,我们选取教师节受表彰的教师代表,在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特别推出“我的老师”专栏,从学生的视角讲述老师从医从教的点滴故事,集中展现他们信念坚定、锐意进取、崇德修身、博学精专的新时代精神风貌,引导全院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不忘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张革化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新葡亰8883ent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鼻科主任。中国中药协会耳鼻咽喉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过敏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分会耳鼻咽喉科学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态反应学组副主任,人体健康科学促进会鼻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用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第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等30余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80 余篇,参与编写五年制、八年制规范教材和相关专著20本。

 

      光阴易逝,岁月如梭,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很多,也学习了很多。金秋九月,我带着对研究生生活的无数憧憬与期盼踏进了中山大学的校门。常听说研究生生活很辛苦,然而,我的研究生生活却与此不同。

image 107

张革化老师

 

难忘的第一次组会

      初次踏入师门是在星期一的晚上,参加张老师的组会,看着师兄师姐在台上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目不暇接的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流式图片,我不禁感叹:原来科研这么神奇!而张老师会指出实验上的不足,提出完善结果的方法,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对未来的科研生活充满期待,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殊不知,科研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无数的失败、磨难、挫败正在等着我这个满腔热血的菜鸟。

image 108

张老师与我们

 

她的关爱和信任让我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

      很快,科研生涯就拉开了序幕。从养细胞到跑蛋白、再到跑PCR、染组化,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娴熟,实验进度却一筹莫展,无论是空空如也的WB条带、还是杂乱无章的PCR序列,让我在组会时都忐忑不安。面对张老师的提问,每次都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应答。

      “你还是要多读文献,先理解研究的内容,然后整理实验大纲,理出思路,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张老师一语道出我的不足,思路太杂,知识储备不够,因此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慢慢找到了做实验的节奏。随着实验一次次调整改善,慢慢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张老师像一位领路人,不断引导我去探究、去思考,直至完成一段科研的历练。当文章成稿的那一刻,心中感叹黑暗终将过去,胜利就在前方。

      可是,第一次投稿就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看着主编的邮件,“unfortunately”“reject”像两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不甘、委屈、难过,五味杂陈。“一次拒稿没有什么啦,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把思路再捋一捋,欠缺的实验完善一下,重新投稿,我们对你有信心。”短短的几句话,让我从中感受到了张老师的关爱和信任,使我获得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张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我终于成功在国际过敏及免疫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看着张老师欣慰的笑容,心中阵阵感动,张老师的悉心栽培、耐心指导,让我重拾信心、重获勇气,最终才得以成功。

 

思维要严谨,工作要负责,技术要求精

      临床工作复杂而繁忙,刚上临床的我,因为基础知识薄弱,总是不能很好地解决临床问题,而张老师总是教导我们思维要严谨、工作要负责、技术要求精。

      严谨体现于一位好医生在临床上的方方面面,需要有扎实的临床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张老师教导我们不要片面地看影像学报告上的结论,一定要打开片子亲自阅读,并且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总体把握患者病情。对于年纪大一点或者病情特殊的患者,一定要多问、多观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负责贯穿于张老师整个行医过程中,每一位手术患者,张老师一定会亲自检查患者的术前结果,评估心肺功能,术后指导患者用药以及注意事项。当遇到依从性不高的患者来复诊时,张老师一定会耐心与患者沟通,强调按时用药的重要性。许多“老病号”“难病号”在张老师细心、负责的诊疗中,病情获得极大的改善。

      求精,是每次和张老师上手术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无论是常见的腺样体,还是复杂的鼻颅底,张老师都会力求做到完美。记得有一次,一位双侧鼻腔巨大息肉、全组鼻窦广泛炎症的患者,解剖不清极大增加了手术难度,而张老师仔细耐心地分离解剖层次、切除病变、开放窦腔,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术中无出血,视野清晰,解剖明确。当时,作为助手的我,深深被张老师精湛的手术技艺所吸引。“手术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而应该是精益求精做好每一台”,在张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我更加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image 109

幸福大家庭

 
 

学生的心里话

      感谢张老师的指导,让我不仅学到专业知识,更懂得如何做一名医生,如何做一名好医生。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真挚的眼神,都像一束光,引领我们在医学的蜀道中不断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