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医者仁心,为业至诚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9-12-17

       他长期从事泌尿系统肿瘤尤其是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治与研究工作,构建起了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体系;他潜心国际前沿的手术技术与研究课题,积极进行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让更多患者受益;他培养大批泌尿外科领域医学人才,率领团队凝练学科特色,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他是国内著名泌尿外科学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高新。

 

归国,开创新的事业

       1983年,武汉大学医学院毕业后,高新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随后又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他留学美国,在耶鲁大学做了两年半的博士后研究,1997年作为中山医科大学引进人才回国,来到新葡亰8883ent泌尿外科工作。

       “本来是准备回原工作单位的,但同一时期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也有一批留学人员回国,他们都劝我到广州来。中山医科大学非常重视人才,还予以科研基金等方面的承诺。当时的学校负责人鼓励我说,到三院去你肯定会有发展空间。”

       彼时,新葡亰8883ent规模不大,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医院,外科也才刚刚起步,但高新认为,新医院有潜力,加上广州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有着更加开放、自由的氛围,说不定自己反而可以在这里开辟一片新天地。

      “其实那会儿国内的发展并不像现在,一开始还真有点下不了决心。不过我在原来的单位已经完成了外科医生的所有基本培训,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又接受了系统的科研训练,我想这个时候回国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在泌尿外科领域做出一些成绩。”就这样,高新踏上了回国的航程。

 

创新,一次次从空白到领跑

        前列腺疾病是现代男性泌尿健康的一大隐忧。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攀升,死亡率目前已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六位。

        早在1994年,高新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期间,就预测国内的前列腺癌发病数量将明显增多,“我很早就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还在国外利用机会专门学习了腹腔镜技术。”回国后,高新潜心于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很快成为国内开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台治疗的专家之一,“研究领域的确定有助于我专注一个方向不断深入。”

       同样,作为科室的“掌舵人”,为学科发展确定明晰的方向至关重要。1998年,41岁的高新走马上任泌尿外科主任,“当时我请教了许庚教授,他告诉我分子生物学和微创是泌尿领域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把这两个抓好,科室就起来了。”随后的10余年时间里,高新将微创和前列腺癌诊治作为科室发展方向,带领团队凝练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在国内泌尿医学界快速崛起。

       前列腺癌手术是公认的最难做的泌尿外科手术。“我们干的就是个精细活儿”,高新说,前列腺位于骨盆底部,后贴直肠、前靠膀胱,周围密布着血管神经网,“做临床手术时,必须非常谨慎,容不得一丝马虎。”同时,如何在术中保护好重要器官的膜与周围神经,保证患者术后尿控功能与性功能不受影响,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相比开腹手术,微创手术确实更能让患者获益”,高新介绍,前列腺解剖位置较深,开腹手术显露欠佳、创伤较大,而采用腹腔镜技术,损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从患者利益出发,高新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手术术式,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2000年,他在国内开展首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推动科室成为国内单中心完成例数最多的单位之一,目前已建立前列腺癌病人资料数据库,对所有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长期随访;2013年,又在国际上首创单孔经膀胱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性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成果发表于英国泌尿外科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 International》。近年来,他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吲哚菁绿(ICG)引导下荧光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与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从而提高了淋巴结清扫效率,减少并发症及生化复发的风险。多项“首例”带动科室强势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系统治疗的规范。不仅如此,高新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巨输尿管成形术和腹腔镜肾盂成型术等,在国内同行中广泛推广并成为经典术式。团队更是在2000年开展了全国性的腹腔镜新技术学习班,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大了影响力。

 

求索,建立前列腺癌诊断新方案

       高新不仅仅满足于手术技术上的突破,“一名医生一年能做120台手术,而科研则可以让千千万万的患者受益。”

       前列腺癌发病率高,手术难度大且不易推广,由于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在发现前列腺癌时已经是中晚期,“一旦到了晚期,或是出现转移,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将变大。若是在早期被发现,患者的10年生存率可达99%。”如何实现前列腺癌的早诊断早发现、完善疾病的术前评估,成为高新思考的又一课题。 




      早期的前列腺癌细胞尚未具备异形性,显微镜下观察与正常细胞并无二致,这使得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变得尤为困难,因此必须寻求更先进的病理辅助检测手段——分子诊断技术。高新团队发现,利用分子病理学的分子杂交技术和融合基因的方式,能够观测人体雄激素、血液基因融合后的形态变化规律,以此判断肿瘤细胞是否为癌细胞。这一项技术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同时,团队意识到缺乏癌细胞转移预测指标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在2010年,高新团队就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可以在术前预测前列腺癌是否发生转移的蛋白基因标志物CRMP4,研究成果在2017年发表于国际肿瘤顶级期刊《J Natl Cancer Inst》。此外,他们发现,前列腺癌还有一个特点,部分前列腺癌可以暂且不进行手术治疗,而只是观察等待,这种癌称为临床无意义癌,也就是生物学行为比较好的肿瘤细胞。团队通过寻找到人体血液中的三个基因,以此区分临床没有意义癌,精准筛选适合手术的人群,此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

       高新告诉我们:“这些诊断技术对于医生的临床决策很重要。前列腺癌的具体治疗方案取决于前列腺癌的进展程度,有了准确诊断结果的支撑,我们就能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根治手术,手术方案也将更加保险。”

       2000年至2011年十一年间,高新带领团队进行积极的转化医学探索,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诊断,并在全国50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成功治疗了50000余名患者。2012年,高新以第二完成人完成的项目《前列腺癌诊疗体系创新及其关键技术》一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多年来,在高新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泌尿外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于2012年入选国家和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规模从最初的13张床位,发展到如今的120张。

 

育才,瞄准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

       “一个学科的建设,靠一个人是没用的,要靠一个团队共同努力。”2018年,61岁的高新卸任科室主任,而是将主要精力转到了科研上,“临床就交给年轻人去做。”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更愿意俯身为桥、提携后生。二十多年来,高新培养的一批人才都在科室、省内甚至全国各大医院担任业务骨干。

      在办公室里,他掰着手指头数了数目前科室正高、副高级别的医生,骄傲地说道:“我们的团队现在有8个教授,8个副教授,每个人都各有特色和专长。”在他看来,唯有整个学科、团队强大起来,才能为个人腾飞提供平台。如今,这个平均年龄40岁的团队已创下每年四级以上手术量2000余台,内镜手术率90%以上的不凡业绩,也先后承担包括国家863 和973 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著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10分1篇,大于5分7篇。前列腺癌相关系列研究先后获得2008年教育部成果推广奖二等奖、201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9年泌尿外科最高荣誉奖“吴阶平医学奖”,主持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973”子课题各1项,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广州市前列腺癌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1项,申请并获得专利3项。“接下来还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年轻医生成为杰青、青千、长江学者,任何一门学科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育。”

        前行的路上,高新并未止步。他认为,学科和专科建设的核心要领是要做好“跟跑”和“领跑”。前者要求学科带头人和团队抬头看路,坚韧不拔,协同创新,攀登国际医疗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新高峰。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追求领跑。“争取经过几年的时间以第一完成人带领团队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协助现任科室主任引领科室进入复旦医院专科排行榜全国前十,跻身国家第一梯队,做到‘跟跑’。而不久的将来,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前列腺癌、前列腺疾病诊治领域‘领跑’,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发出我们中山大学、新葡亰8883ent的声音。”



 


人物简介:

       高新,泌尿外科学专家,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先后主持国家863 和973 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等部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包括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973”子课题各1项,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广州市前列腺癌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1项。发表高水平论著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10分1篇,大于5分7篇。前列腺癌相关系列研究先后获得2008年教育部成果推广奖二等奖、201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申请并获得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