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老师】倾心以授,无微不至——记我的老师黑子清、蔡珺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12-16



初见黑子清老师和蔡珺老师,是在2013年三院推免面试后调剂导师的时候,当时的我无助和受挫,黑老师和蔡老师并未因为我第一志愿没有选择麻醉科或者因为是调剂的学生而否定拒绝我,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两位亲爱的敬爱的老师,感谢你们对我的知遇之恩,谢谢你们六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教导和关怀,与你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是特别美好、温暖的回忆。

8小时外见分晓”和“努力吧”,这是我的博导黑子清老师最常对我们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也是黑老师一直践行的价值观,是黑老师35岁当主任升博导开挂人生的秘诀。传闻中的黑老师严厉、不苟言笑,然而,我眼中的黑老师是严师,但如慈父。黑老师要求我们每周书写读书报告、进行科研汇报,也会发出导师三连问:标书写了没?实验做的怎么样?文章投了没?看起来似乎催得很紧,但曾经和现在的黑老师就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所以他这么要求学生,因为这是一条黑老师走过的并且成功的路,他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复制这条路;黑老师是有作为主任和导师的威严,但他也会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为学生感到骄傲和欣慰,会与学生分享他看到的好的文章和科研想法,会手把手地为学生修改标书和论文,会像慈父般在学生要离开的时候感到难过和不舍,但依旧为学生的未来铺路,也会关心学生的终身大事和在生活中遇到的小困难。最近见到黑老师,他唤我一句“珊姑娘”,我感觉自己就是黑老师的孩子,我何其幸运能成为您的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离开您的日子我会一直谨记“8小时外见分晓”,一直努力。

我的硕士导师蔡珺老师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在我心里,她是老师,是朋友,也是亲人。印象里蔡老师从来没有大声对我说过话、没有批评过我,她总是这么温柔。和蔡老师一起为病人麻醉的时候,她会在术中和术后将她对这个疾病或者这个患者围术期的病理生理过程的思考和想法与我交流,引导我建立自己的临床思维;和蔡老师一起书写标书和文章的时候,她会将她看到的文献或者是听讲座得到的最新观点与我分享,帮助我梳理科研和文章的思路。蔡老师是个很开明的老师,她能够理解我在工作中受到不合理要求时偶尔的任性;会鼓励我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不同专业的老师进行交流;在生活上,蔡老师更像是个朋友和知心大姐姐,蔡老师会和我一起讨论经典电影;教我如何与长辈、与其他老师、与外科医生沟通;告诉我人生分很多阶段,每个阶段的关注点可以不同,但是不能丢了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与我分享女生的穿搭体验;事无巨细,似乎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我有任何的困惑,都可以找蔡老师,而蔡老师都有她的经验和方法能帮助指导我。所以,我为自己在硕士阶段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感到幸运,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蔡老师这样的温暖的、负责任的老师和医生。

本科毕业后,我便一直在三院学习、工作。彼时,我还是一株刚从拂掠着象牙塔光芒的温室中移植到大自然生长的幼苗,不谙自然的冷暖雨雪,多亏了您两位的庇佑保护,让我顺利成长至今,在学术及临床的道路上走到了现在,又将我托起,让我去自由地追寻人生的下一个起点。我能想象,您两位花费的心思、替我遮挡的风吹雨打、为我准备的呵护养料,还有我无法想象的用心良苦、情真意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道路上顺利前行。没有您二位,这一路坎坷会让我望之却步,甚至不敢有披荆斩棘的念头;有了您二位,我才有了底气,因为我知道我身后是如父如母般的黑老师与蔡老师,我的道路有您二位为我保驾护航,我才敢勇往直前。

世事十之八九本就艰难,为医尤其如此,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是从小地方考到中山医,然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对于许多事情都不甚了解,若没有您二位,我便无立足之所,更无以继学业,无以谈未来。然而就是面对我这样的孩子,您二位也是倾心以授,无微不至,教我去积极乐观地面对看待一切,不仅教导我学业与工作,更在家庭及人生方面教导学生。教诲之音,祥慈之态,犹如在耳,历历在目。我能成长至今,都是您二位对我的恩情,这份恩情,远胜于“师”,足以称“父”。如今,学生即将毕业,因为家庭原因前往北京,内心非常不舍。当时抉择北京及广州时,犹豫踌躇,家庭与恩师,着实难以割舍。您二位虽然亦有百般不舍千般不愿万般无奈,却完全从我的角度考虑,支持我为了家庭,走向新的道路。记得我被北京单位招录的那天,恩师发来的一句“几家欢喜几家忧愁”让我泪目。是啊,这一走,便是离开了家。每每念此,感怀往事。如今,学生即将远行,无以为报,唯有在行医路上勤恳勉励,不负母校之名,以报多年师恩。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