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亰8883ent彭亮教授团队喜获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3-01-06

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缩写WHO)“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新葡亰8883ent感染性疾病科一直致力于乙肝的宿主遗传学研究。近日,由新葡亰8883ent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彭亮、副主任医师谢婵领衔,副主任医师许文雄、教授高志良、助理研究员吴丽娜、甄丽敏、在读博士生杨珞、主治医师罗秋敏、住院医师郑杏容、主治医师张烨琼等共同完成的“慢性乙型肝炎的遗传机制与蛋白机制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研究发掘、证明了NTCP p.Ser267Phe基因突变携带者具有更低的乙肝慢性化、重症化可能。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一直是危害国民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彭亮团队很早就注意到人群接触乙型肝炎病毒后是否发病、发病严重程度均与“宿主基因及其功能”具有强烈的联系,国内外研究亦有证实但具体机制不明。

自2012年起,团队开始进行乙肝的宿主遗传学研究。通过“极端抽样”的方法,团队使用高通量测序首次筛选出4个与乙肝病毒自发清除、感染慢性化、乙肝肝衰竭相关的基因位点----Transmembrane Protein 2 p.Ser1254Asn、Interferon Alpha 2 p.Ala120Thr、NLR family member X1 p.Arg707Cys、Complement Component 2 p.Glu318Asp,并且进行一系列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明了上述位点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关系。随后,乙肝病毒感染研究在国际上有了新突破: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Sodium 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被证实是HBV进入肝细胞的受体。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相继通过对约4000-6000人的临床队列进行基因测序及系列基础实验,发掘、证明了NTCP p.Ser267Phe基因突变携带者具有更低的乙肝慢性化、重症化可能。

2012年至今,团队将前期已有研究成果与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持续进行慢乙肝的宿主遗传学研究,先后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获得系列延续性结果,发表于“Hepatology(IF>10)”“Clin Microbiol Infect”“Cell Death & Disease”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研究成果协助丰富了乙肝的宿主遗传学理论,为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新药开发,乙肝肝衰竭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

image-20230106113333-1

图1:获奖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