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普】微创手术,解决困扰阿姨二十多年的面抽顽疾

发布人: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2-12-16

“龚医生,我的脸终于不抽了,一点也不会抽了,太感谢您了”。

近日,黄阿姨将这个好消息迫不及待地通过电话告诉了我。手术后两周,再次见到黄阿姨时,困扰她20余年的面部抽动已经消失,久违的笑容再次绽放。


眼皮乱跳是福是祸?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是流传在老百姓生活中的一句俗语。预示着在不久的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一些影响生活的事情。从现代科学来讲,眼皮的不自主跳动需要引起警惕。

眼皮的学名称为眼睑,其闭合运动和面部其他表情肌一样都是由面神经支配的。眼睑不自主抽动的主要原因有三类。第一,眼部疾病,如倒睫毛、结膜炎、角膜炎、近视、散光,以及眼部的一些感染等等。第二,眼睛刺激,如强光、药物刺激、精神紧张,长时间看电脑屏幕引起的眼部疲劳,甚至月经不调、贫血、烟酒过度等等也会引起眼睑跳动。第三,神经系统的疾病,包括肿瘤、周边神经系统病变、面肌痉挛,这时候的跳动范围会扩大至半个脸,出现口角歪斜、半边面部抽搐、不自主眨眼次数增加、视力模糊等症状。

因此,当频繁出现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地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伴有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时,考虑为面肌痉挛,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导致面肌痉挛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大量临床研究目前认为,除了极少数全身性疾病或家族因素,血管压迫面神经颅内段是主要病因。由于长期的压迫,神经出现脱髓鞘改变,继而引起异常放电,表现出面神经支配的肌肉不自主抽动。这里需要指出,正常情况下,颅内神经和血管都是紧贴伴行的,只有当血管的走行与神经形成一定的角度,压力才容易传导至神经造成损害。

image 216

△面神经受血管压迫导致面部抽搐


一旦出现面肌痉挛,该怎么办呢?

首先,对于偶尔出现的眼睑抽动不需要太过紧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大部分是能够自行缓解的,如果症状较为频繁,甚至逐步出现面部的抽动就需要积极就医。目前对于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者需要借助辅助检查予以明确,包括电生理、影像学和卡马西平治疗试验。

 image 217

△术前电生理检查具备典型侧方扩散波表现


确诊为面肌痉挛,该如何治疗呢?

①药物和肉毒素注射。常用的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以及安定等,备选药物包括苯妥英钠、氯硝安定、巴氯芬、托吡酯、加巴喷丁及氟哌啶醇等。通常在服用药物后症状能够得到缓解,但大部分患者药物效果逐渐变差,且无法耐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肉毒素通过作用神经肌肉接头,抑制电冲动传导,可以通过瘫痪肌肉缓解面部抽搐的症状。90%以上的病人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有效,1次注射后痉挛症状完全缓解及明显改善的时间为1~8月,大多数集中在3~4个月,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及注射次数的增多,疗效逐渐减退。

②微血管减压术。如果上述措施效果都不理想,那么微血管减压手术则是公认的终极武器。通过一块小小的垫片,将产生压迫的血管(责任血管)和面神经分开便可以消除绝大部分患者面部抽搐的症状。通常患者入院后我们会完善磁共振检查,除了排除继发因素外,还能够详细了解血管和面神经的关系,利用先进的三维重建技术让患者更加直观了解病因和治疗方案,同时术者也能充分评估责任血管情况,提升手术效果。对于一些不典型表现的患者,我们还会通过电生理技术进行面肌痉挛特有的侧方扩散波检查,以协助诊断。对于明确的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image 219

△植入垫片解除压迫改善症状


微创手术解决黄阿姨面抽顽疾

在外人眼中,面部抽动并不起眼,但对于黄阿姨来说,20年来这个情况一直困扰着她,自卑,不愿与人交谈,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虽然经过药物和肉毒素治疗,但症状仍反复出现并逐渐加重,难以忍受的她慕名来到新葡亰8883ent,术前的磁共振清楚显示同侧椎动脉移位并推挤小脑前下动脉压迫面神经。

image 218

△术前详细的手术规划清楚显示责任血管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我们为其进行微血管减压术,在垫开责任血管后,术中电生理监测提示异常的电信号明显减弱。术后黄阿姨的面抽症状较前有所缓解,但仍有发作,心里仍忧心忡忡,我们告诉她不用太过担心,1~2周后症状会消失的。术后阿姨恢复良好,顺利出院,一周后便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

image 220


手术后症状仍未缓解怎么办?

正如黄阿姨一样,我们在诊疗工作中遇到极少数患者术后仍有面部抽搐症状。郭英教授指出,绝大多数微血管减压术后面部抽搐症状便会立刻消失,也有部分患者出现部分缓解情况,少数患者会出现延迟缓解现象,原因尚不明确,可能和面神经髓鞘修复需要一定时间有关。通常大部分患者症状在3月内逐步消失,小部分患者需要半年左右抽动才会停止,如果超过半年,症状仍无明显改善,需要考虑再次手术。


手术是否一劳永逸?

手术效果这么好,是不是高枕无忧了?患者通常最关心的便是冒着手术风险能否根治疾病。无论是国内外其他单位的资料,还是我们自己长期随访的数据显示,微血管减压术后有极少数患者出现症状复发,目前认为可能和责任血管遗漏、垫片移位或者垫片继发肉芽肿产生新的压迫有关。一旦出现复发,再次手术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手术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虽然手术效果立竿见影,但同样也会带来一些短期不适症状,为了加速康复,需要患者多加注意。

①头晕、呕吐:微血管减压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前庭功能紊乱,头晕、呕吐症状明显,经过对症处理后通常在一周的会逐步缓解。

②面瘫:由于手术操作涉及面神经,有少数患者术后出现同侧面部肌肉瘫痪,出现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通常配合营养神经、激素和针灸等治疗后多数在3月内恢复。

③护理: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若无明显不适,可尽早下床活动。对于保留头发的患者,术后3天在伤口保护情况下可进行头部洗护。耳后伤口通常5-7天便可愈合。一旦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需要积极干预。

④出院后建议:患者回家后需要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合理膳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食物的摄入量。


专家介绍

image 221

龚瑾

 

医学博士 主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个体化多模态诊疗技术,注重医学和工科结合,致力于精准化医疗的研究。

社会任职: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组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与脊柱脊髓组组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广东省数学会数理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植入器械与先进制造分会委员。

临床工作:擅长颅内肿瘤的精准微创手术切除,重要功能区肿瘤的唤醒手术,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病变穿刺手术,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胶质瘤的综合治疗以及运动和意识障碍的康复治疗。

学术研究: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各 1 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Frontiers in Oncology、Aging-US、Turk Neurosurg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 1项。主要研究方向:①精准和智能神经外科②脑机接口在脑功能康复中的应用③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与转化研究。

功能神经外科专科 天河院区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image 222

郭英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 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

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省、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

临床工作:熟练掌握显微外科、神经内窥镜、颅内病变精准定位、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保护等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结合个体化术前手术设计成功完成各类微创神经外科手术量4000余例。努力致力于现代微创理念和技术的推广。

学术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医学科研基金10余项,总经费600余万元。发表发表论著6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3部。培养亚专科骨干10余人,培养博士及硕士40余人。

研究方向:精准神经外科技术(包括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神经损伤修复和再生。

特需医疗门诊(天河院区)

出诊时间:周五(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