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教研室再启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助力重症患者明确诊断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2-09-20

8月16日下午,新葡亰8883ent内科教研室在综合楼7楼示教室举办2022年首场大内科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会。会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天河院区及岭南院区超百名多学科专家、学者参会。会议由内科主任彭晖及内科副主任许雯共同主持。

大内科主任彭晖教授及大内科副主任许雯教授就开展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说明。他们表示,坚持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是内科一直以来的传统,旨在通过多学科讨论解决临床疑难复杂问题,促进多专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培养各级医护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彭晖教授和许雯教授还对病历讨论的流程及相关专科的参与情况提出了要求并做了动员。

本次讨论病例由肾内科提供,是一例疑似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患者。此类患者十分罕见,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导致多器官损伤。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灿明进行病例汇报后,病理科主治医师张娜娜对该患者的肾脏病理进行了详细解读,风湿科主任潘云峰、副主任医师廖泽涛、副主任医师蒋雨彤和主治医师祁军,心血管内科主任钱孝贤,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谢旭晶,消化内科主任陶金、主治医师杨英慧,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郑永江,内分泌科曾龙驿教授、主治医师王超凡,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星,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冯定云等各专科副高以上专家分别从本专科的角度,就该病例的发病状况、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剖析并发表意见。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灿明详细讲解了此类罕见病例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发病机制、诊治规范及研究进展。

内科主任彭晖教授对该病例进行了总结。她表示该患者既往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次“感冒”后出现严重乏力,伴有肾功能的快速恶化和尿量迅速减少等症状。经系列检查,发现常见的急性肾损伤原因不能解释该现象。仔细温习患者的资料后,发现患者的贫血在逐渐加重,伴有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等迹象,即怀疑患者可能是少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结合血涂片和肾活检结果最终得以确诊,遂立即进行血浆置换等治疗,由此患者肾功能才逐渐好转。彭晖教授提醒大家,当“感冒”后出现乏力等非特异症状时,不能掉以轻心,如合并尿量快速减少时,需警惕急性肾损伤。当常见肾损伤原因未能解释疾病时,需及时完善血涂片和肾活检等检查以快速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避免肾损伤不可逆转。

本次讨论会是在严格遵守常态化防疫的要求下,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停滞两年的大内科疑难病历讨论会的再次启动。整场讨论热度高、氛围浓、互动频,在场的各级医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纷纷表示通过研讨会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认知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获益匪浅。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许多疾病表现复杂多样,并涉及多器官多系统损伤,很少局限于某一个专科。今后,大内科将持续开展此项学习讨论活动,每2个月一次,由各内科专科轮流提供病例,以期不断提高临床医生的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的救治能力和诊疗思维,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image-20220920181043-1

图1: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