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50
加工长度20
功率7.5Kw
高频炉50
加工速度5
优选地,所述保持件采用拉簧,该拉簧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一侧模体尾部13。所述第二保持件采用压簧,其一端固定在基座内壁的槽孔14内,另一端固有与模体外表面配合的顶块15;所述顶块朝向成型模中心的一侧,设有与模体外表面弧度一致的凹槽16。
技术要点
小导管布设
常用设计参数:钢管直径30~50,钢管长3~5m,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钢管安设注浆孔间距为100~150,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钢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为5°~15°,小导管是受力杆件,因此两排小导管在纵向应有一定搭接长度,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m。
导管安装前应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安设位置后方可施工。
注浆材料
应具备良好的可注性,固结体应具有一定强度、抗渗、稳定、耐久和收缩率小等特点,浆液须无毒。注浆材料可采用改性水玻璃浆、普通水泥单液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超细水泥等注浆材料。一般情况下改性水玻璃适用于砂类土,水泥浆和水泥砂浆适用于卵石底层。
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主要成分为PO42.5级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浓度应为40~45°,外加剂应视不同底层和注浆工艺进行选择。
注浆材料的选用和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工程条件和经试验确定。
注浆工艺
注浆工艺应简单、方便、安全,应根据土质条件选择注浆工艺。
在砂卵石底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挤压、渗透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施工控制要点
控制加固范围
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小导管长度、开孔率、安设角度和方向。
小导管的尾部必须设置封堵孔,防止漏浆。
保证注浆效果
浆液必须配比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注浆时间和注浆压力应由试验确定,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一般条件下:改性水玻璃浆、水泥浆初压压力宜为0.1~0.3MPa,砂质土终压压力一般应不大于0.5MPa,粘质土终压压力不应大于0.7MPa。水玻璃-水泥浆初压压力宜为0.3~1.0MPa,终压压力宜为1.2~1.5MPa。
注浆施工期应进行监测,检测项目通常有地面隆起、地下水污染等,特别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注浆浆液溢出地面或超出注浆范围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前连接管、后连接管、注浆阀门和活接头;所述前连接管一端套丝,前连接管的套丝端与注浆阀门连接,未套丝端与圆接管连接;后连接管两端均套丝,一端与注浆阀门连接,一端采用活接头与高压注浆管连接。所述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与隧道注衆导管的参数一致的钢管制作,长10_1。

1)超前小导管设置。
1)沿隧道拱部均匀布设,环向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宜为30~50 cm,外插角宜为10°~15°。
2)小导管应按设计长度施作,应大于2倍循环进尺,宜为3.5~5.0 m,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 m。
3)应与钢构架成联合支护。
(2)小导管材质和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参42 的无缝钢管,前端做成圆锥状,在后端焊接钢筋箍筋,管体布设梅花形溢浆孔。
(3)小导管的钻孔、安设。
1)小导管的安设应采用引孔顶入法。
2)钻孑L方向应顺直。
3)钻孔深度和直径应与导管匹配。
4)钻孔采用吹孔法清孔。
5)小导管口应按照孑L口阀门,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 cm。
(4)小导管注浆。
1)注浆应采用注浆泵,为加速注浆,可安装分浆器同时多管注浆。
2)配制好的浆液应在规定时间内注完,随配随用。
3)注浆顺序为由下至上,注浆先稀后浓。
4)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使浆液充满钢管及其周围的空隙。

高压注浆管与管壁之间并不能紧密的连接,导致漏浆发生,易发生脱管伤人等事故、注浆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力和注浆量后,由于浆液未凝固,高压注浆管如拆除过早,导致浆液流失,过晚,则浆液凝固,高压注浆管堵塞,拆除麻烦,且清洗困难
http://www.henbrjx.com